问题即课题 破题即创效 ——阜康能源QC活动纪实

QC攻关小组探讨问题
在阜康能源乙炔车间,电石水解的嗡鸣声中,输灰管线正平稳运行。而年初,这里还因每日0.3吨电石灰散落而粉尘飞扬。随着“质量管理元年”各项工作部署的深入推进,阜康能源以新疆中泰创新创效大赛为契机,搭建平台、组建团队,推动QC活动全面落地。
聚焦现场 问题是最好的课题
“鹰眼QC小组”攻克盘式输送机积灰难题,通过加装自动输灰装置、优化参数,实现粉尘回收利用,年回收电石粉超百吨。“粉尘变宝,省下的就是赚到的。”乙炔车间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周雪冰负责人介绍说,如今,该项目每年可多回收电石粉超过百吨。这只是阜康能源今年QC活动的一个缩影。
糊树脂车间“乘风QC小组”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研发高粘度新产品,应用于汽车密封等领域,同步提升产能和乳胶含固量,年节约成本400余万元。而氯碱车间“冉冉升起QC小组”通过改造实现工业水零排放,每年回收水资源可观。氯乙烯车间“卓越QC小组”和“阳光和谐QC小组”聚焦生产能耗问题,通过优化工艺控制和回收利用,蒸汽消耗量得到显著降低,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,也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……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QC实践,不仅解决了实际生产难题,更培养了一支善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员工队伍。
专业支撑 聚焦赋能生产一线
在设备管理部,专工们的电脑屏幕上不再是简单的图纸,而是布满数据点的趋势分析图。“创质QC小组”通过数据比对和历史检修记录,精准定位了粗盐水泵的故障频发点,通过更换材质,使用新型涂层技术,把检修间隔拉长了一倍。生产技术部“生技QC小组”从全厂角度系统谋划,将QC方法用于水资源大循环,推动实施“再生水回用”和“园区清净下水回收”项目,通过对园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和智慧化监控,年回收工业水超百万立方米。安全管理部通过“安管QC小组”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,构建智能安防体系。
“我们既要解决‘点’上的问题,更要做好‘面’上的规划。”生产技术部部长黄勇表示,“通过QC课题,我们能够更系统地优化全厂的资源配置。”
服务提升 以人为本激发活力
如果说车间和部室的QC课题围绕着“提质增效、安全生产”,那么党政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的QC项目则聚焦于“人”与“服务”。
面对“公众号阅读量低”的痛点,党政办公室“阅动QC小组”通过优化栏目设置、精确推送时间、增强互动功能,员工关注度和互动率显著提升。“贴心服务之星QC小组”则通过改造自助早餐区、安装自助饮水机,实实在在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针对员工职业发展路径不清、绩效激励模糊等问题,“人资菁英创研QC攻关联盟”通过系统调研和数据分析,同步推动任职资格、个人绩效体系及人才梯队建设、人员信息质量提升、中层干部契约化管理五大课题,构建清晰的人才发展通道和绩效评价体系。
通过QC活动,阜康能源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,更培养了员工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。从生产一线到管理岗位,从技术攻关到服务优化,创新创效已深入每个岗位,成为推动工伤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

